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浏览文章《印度寓言故事》,关于《印度寓言故事》在本篇文章有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文本目录
古印度寓言有哪些代表作有
《印度寓言故事》中的作品
《五卷书》是公元前 1 世纪的寓言故事集。具体的作者已无法知晓,其 实是印度人民的集体创作。据说,《五卷书》是给皇太子们看的,目的是使 他们变得聪慧,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书中分《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 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 和《不思而行》五卷,故称《五卷书》。这部书好似一棵结满金果的神树, 可以毫不隐晦地说,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尝过这棵树上的甜果,每个著 名的寓言家都借得这棵大树的荫凉。薄伽丘、乔叟、拉封丹等文学巨匠也毫 无例外。至于我们一直十分喜爱的《一千零一夜》和《卡里莱和笛木乃》都 受到它的影响,后一本寓言集就是《五卷书》的阿拉伯语译本。
《五卷书》 的写作形式十分独特,德国学者称它为“连串插入式”。《一千零一夜》也 是套用此法。我们可以用“连环套”来形容,即节外生枝,枝上生节,节又 生枝,故事中有故事,故事里又有故事的故事的故事。整部书如同一个灿烂 多彩的迷宫,令人爱不释手。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早在 1959 年就从 印度梵文译出此书,并正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印度寓言的名字
《五卷书》
风靡世界逾千年之久的东方智慧
绝版近二十年
唯一中文全本季羡林译著
修身、齐家、治国法则 为人、处世、交友智慧,
古代印度皇室必读书 风靡世界逾千年之久
多达五十多个翻译语种 影响遍布全球
季羡林先生高度赞誉 首译中文全本
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
不同译本的《五卷书》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季羡林先生翻译的《五卷书》是唯一的中文全文译本。
世界上所有民族里产生寓言和童话最多的就是印度,现在流行世界各地的寓言和童话很少不是从印度传出来的。
而印度最有名的故事集便是《五卷书》,它被印度皇室作为政治和修身的课本,是一座智慧宝库。
《五卷书》分为《朋友的决裂》《朋友的获得》《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和平与战争等等》《已经得到的东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等五卷,是印度皇子们的必读书,其中修身、齐家、治国法则,为人、处世、交友智慧,哲言警句俯拾皆是。
《五卷书》不仅用于教育印度王子们治国安邦之策,也因其趣味浓郁的内容获得普通人民的喜爱,并用于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2016年6月李安导演现身的上海电影节尤其引人关注,近日李安导演的精彩发言也刷爆朋友圈。从他的发言可以看出,李安导演是一位东方文化积淀非常深厚的电影人,谈到电影与文化,谈到电影对故事的探讨,他曾说:人为什么要寄托在一个故事性的结构里去寻找智慧?它的故事本身很重要,而印度教的故事是最棒的。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全部都输给它……我觉得里面都是宝藏。”
印度故事最经典的著作就是《五卷书》。非常巧合的是,终于拿到奥斯卡小金人的莱昂纳多主演的《荒野猎人》前半段,正是《五卷书》中的第一段故事的开篇。
很多人知道《圣经》是世界上翻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书,而仅次于《圣经》的书就是用梵文写成的寓言童话集《五卷书》。但是要说到《五卷书》的影响,季羡林先生说,恐怕连《圣经》都要屈居第二。
为何如此说呢?
首先它的出身不同凡响,据说是古印度的一个国王,有三个笨得要命的儿子,“对经书毫无兴趣,缺少智慧”,有一个“精通许多事论而享大名”的婆罗门,写下了《五卷书》,在六个月内教会了三个王子统治论。
因此《五卷书》是印度皇室的教科书。修身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交友,人生智慧无所不包,也因此流传于世,“被用来教育青年”。
其次《五卷书》的文学价值得到高度肯定。《五卷书》中收集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并在流布过程中经过文人学士的反复编纂修改,采用连串插入的叙述方式,骈散相间结合的行文,大量的谚语、格言的运用,使其呈现出一种宏大叙事的架构,并填充以丰富饱满的血肉,称得上一部文学经典之作。
但因其中文译本的稀缺性,《五卷书》并不为我们所熟知,不可不说是一大憾事。
重庆出版社的这次精装再版,不仅再现季羡林先生的完整译本,并附大量由巴列维文转译的阿拉伯文译本插图,朴拙可爱,颇具异域色彩,可谓弥补了这一大文化缺憾。
印度最杰出的寓言故事集是哪一部??
《五卷书》~
很有意思的~
给你看个简介吧:
印度最杰出的寓言故事集, 是《五卷书》.它大概编成于公元1 世纪.作者利用古代劳动人民创作的故事、寓言、童话编写而成.它是古代印度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除前面的《楔子》外, 共5 卷: 《绝交篇》、《结交篇》、《鸦枭篇》、《得而复失篇》和《轻举妄动篇》.全书采用散文故事体裁, 穿插大量诗歌.其中有故事也有教训, 用大故事贯串小故事的方式编排而成.主要反映城市平民的生活和思想意识.尽管编纂者肆意篡改, 作为有利于婆罗门权贵的说教, 但在许多故事中仍可看出人民对婆罗门权贵的嘲笑与讽刺.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印度国界而具有世界意义.早在6 世纪就被译为波斯语, 8 世纪被阿拉伯统一国家的伊拉克学者、翻译家伊本·阿里·穆加发译为阿拉伯语, 其书名为《卡里来和笛木乃》.印度原文和波斯文均已失传, 后来《五卷书》的印度文本亦从《卡里来和笛木乃》翻译回国.它对《天方夜谭》产生过一定影响.到近代已被译成了60 多种文字, 广为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均有译本, 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印度寓言小故事:野兽过冬
一头公牛在树林里走,迎面碰见一只绵羊。
“到哪儿去呀,绵羊?”公牛问道。
“过了冬天找夏天去,”绵羊说。
“那跟我走吧!”
于是它们一起走,迎面碰见一头母猪。
“到哪儿去呀,母猪?”公牛问道。
“那跟我们走吧!”
它们三个一起往前走,迎面碰见一只鹅。
“到哪儿去呀,鹅?”公牛问道。
“那跟我们走吧!”
于是鹅就跟它们一起走。它们走啊走,迎面又碰见一只公鸡。
“到哪儿去呀,公鸡?”公牛问道。
“那跟我们走吧!”
它们一路走着,一路议论着:寒冷的冬天眼看快到了,到哪里去找温暖呢?该怎么办呢?
公牛说:“这样吧,我们一起动手盖幢小木房,不然的话,冬天一到,我们非冻死不可。”
绵羊说:“我的皮袍子挺暖和的,瞧,这毛多厚实呀!我这就足以过冬了。”
母猪说:“我嘛,不管冬天怎么冷,我才不怕哩!我可以拱到土里去,没有房子照样能过冬。”
鹅说:“我坐到云杉树底下去,一只翅膀垫在下面,另一只翅膀盖在身上——一丝寒气都透不进。我这样过冬没问题。”
公鸡说:“我和鹅一样,过冬没问题。”
公牛无可奈何,只得自个儿动手盖房子。
公牛盖了一间小木房子,自个儿住了进去。
寒冷的冬天来临了,冷得砭人肌骨。
绵羊冻得走投无路,于是跑到公牛这儿来,说:“公牛大哥,让我进屋暖和暖和吧,”
“不行,绵羊,你的皮袍子不是挺暖和吗?你就这样过冬吧。我不放你进来!”
“要是不让我进屋,我就冲过来,撞断你的屋柱子,你也要挨冻的。”
公牛左思右想:“还是放绵羊进屋吧,不然的话,我也要挨冻的。”
公牛放绵羊进了屋。
母猪冻得也受不了了,就来找公牛:“公牛大哥,让我进屋暖和暖和吧。”
“不行,我不放你进来!你不是可以拱进土里去吗?你就这样过冬吧!”
“要是你不让我进屋,我就用鼻子拱倒你的屋柱子,拱塌你的木房子!”
公牛没法子,只得放母猪进屋子。
母猪刚进门,鹅和公鸡又来找公牛:“公牛大哥,让我们进屋暖和暖和吧。”
“不行,我不放你们进来!你们不是都长着两只翅膀吗?一只翅膀垫着,一只翅膀盖着,你们就这样过冬吧!”
“要是你不让我们进屋,”鹅说,“我就把你房墙上的青苔拔个精光,你也要挨冻的。”
“你真的不放我们进屋?”公鸡说,“那我就飞身上屋顶,把你房顶上抹的泥全扒光,你也要挨冻的。”
公牛有什么法子呢?只好放鹅和公鸡进来。
就这样,它们五个住在小木房子里一起过日子。公鸡的身子暖和过来后,就扬起脖子唱起歌来。公鸡的歌声被狐狸听见了。狐狸想美美地吃上一顿鸡肉,但有什么法子才能逮到公鸡呢?狐狸一转念,想出个坏主意。
狐狸跑去找熊和狼,对它们说:“喂,亲爱的熊大哥,亲爱的狼大哥,我替两位找到了唾手可得的猎物:熊大哥,替你找到一头牛;狼大哥,替你找到一只羊;我自己嘛,找到一只鸡。”
“太好了,狐狸老弟,”熊和狼说,“对于你的关照,我们永远也忘不了!我们走吧,把它们一个个都咬死,都吃光!”
狐狸领着熊和狼来到小木房子跟前。
“熊大哥,”狐狸对熊说,“你把门撞开,我先进去吃公鸡。”
熊撞开了小木房的门,狐狸窜进了小木房。公牛看见狐狸闯进屋,马上用犄角把狐狸顶到墙边。绵羊冲过来,照准狐狸的两肋狠命地撞。只一会儿,狐狸就一命呜呼了。
“这么久了,狐狸怎么还没有吃完?”狼说,“你再把门撞开,熊大哥,我进去看看!”
“好吧。”
熊撞开了门,狼又审进小木房。公牛又用犄角把狼也顶到墙边,绵羊还是狠命地撞它的两肋。狼也断了气。
熊在门外等了老半天,不见狼出来。它想:“狼怎么吃到现在还没有吃完绵羊?让我进去看看!”
熊闯进了小木房,公牛和绵羊用同样的办法对付它。后来熊总算挣脱了身子,它头也不回拔腿就逃了。
(沈志宏 方子汉译)
印度寓言故事《秃鹫唱歌》
古时候,有一种叫秃鹫的水鸟,其性贪暴,头和颈上都没有毛,模样儿非常难看,叫声尤其令人恐怖。
有一天,一只秃鹫在天上飞来飞去,看见不远处有一片富丽堂皇的宫殿,就朝宫殿飞去。
秃鹫落在宫殿前的大树伎上,探头探脑地四处张望,看见在宫殿的画廊里,有个精巧漂亮的架子,架子上站着一只红嘴绿鹦鹉,身上还装饰着晶莹的珍珠和五彩的丝带,美丽极了。
秃鹫很是羡慕,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到鹦鹉面前,问,“这是什么地方?”
“我是从大森林边上的原野飞来的。”秃鹫答道,接着又奇怪地问:“你为什么在这里?”
鹦鹉说:“我原本也是生活在大森林中的,被人捉来,献给国王,就来到了这里。”
秃鹫问:“在这里住,过得还好吗?”
秃鹫惊讶地叫了一声:“哇!国王为什么要这么厚待你呢?”
鹦鹉说:“因为我会唱好多好多非常好听的歌儿,国王每当烦闷的时候,就来听我唱歌。听了我的歌,国王就高兴了。所以,国王常常把我带在身边,以便随时都能听我歌唱。”
“原来是这样!”秃鹫想道:“这么容易就能得到国王的宠爱和赏赐呀!那我何不学学鹦鹉,也给国王唱歌,岂不比在田野上生活要好多少倍!”
秃鹫有些嫉妒起鹦鹉了,它说:“你以为就你会唱歌儿吗?我比你唱得好多了。我这就唱,让国王听听,那时,他定会宠爱、赏赐我,你就没有份儿啦!”说着,张开大嘴就要叫。
“嘘——”鹦鹉急忙打手势制止秃鹫,说道:“你可千万别唱!国王正在睡午觉,你把他吵醒了,他要发脾气的。你没看见,这满宫里上上下下的人,都静悄悄的吗?”
秃鹫却把嘴一撇,说:“什么国王睡午觉,分明是你不愿意让我唱歌儿,怕我唱得比你好,夺了你的专宠是不是?你越不让我唱,我偏要唱!偏要唱!”
说着,它朝国王的寝宫飞去,站在国王的床头,扯开嗓子大叫起来。
正沉入梦乡的国王,被这突如其来惨人的叫声吓醒了,心突突突地跳个不停,头发根都乍起来了,脸都变了颜色。
国王大叫:“快来人哪!”
内侍们慌忙跑来,跪在床前。
国王怒道:“刚才是什么声音,让人听了毛骨惊然?”
国王大怒,说:“是谁放这只鸟进来的?”
秃鹫毫不害羞地站在国王的床头,说道:“是我在唱歌儿呢,谁也没请我,我自己飞来的。国王还不快赏赐与我?”
国王又吓了一跳,命令道:“好大的胆!敢来吓唬我,来人,快把这只怪鸟给我抓住!”
秃鹫心想:“这个国王好不知趣,我来给他唱歌,他不赏我,还要抓我!”就要飞走。
说过迟,那时快,一大群内侍“呼啦”围过来,又是用掸子打,又是用扫帚扑,把个秃鹫打得哇哇大叫,终于被抓住了。
国王问内侍道:“这是只什么怪鸟?长得秃头秃脑的?”
内侍说:“禀大王,这只鸟叫秃鹫!”
国王气不打一处来,说:“快把这个惊了我美梦的秃鹫的羽毛,给我全拔下来,叫它飞不成!”
内恃们答应着,一根一根地拔去秃鹫的毛。拔一根,它叫一下,吵得国王心烦意乱的。
国王说:“快拉出去拔,离我远远的,拔光了毛,把它扔出城去!”
被拔光了毛的秃鹫,又被国王的内侍扔到城门外。它浑身疼痛难忍,又无法飞翔,挣扎着站起来,跌跌撞撞地往回走,心里恨透了那只鹦鹉。
森林边上的原野里,一群鸟儿正在玩游戏,看见光秃秃的秃鹫一瘸一拐地走回来,都好奇地问:“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被弄成这个样子!”
秃鹫恨恨地说:“都是那只该死的鹦鹉,把我害成了这样!”
它不责备自己,却怪罪无辜的鹦鹉。这样的鸟,难免落得这样的下场。
(王登云等辑)
印度寓言故事《秃鹫唱歌》